企业环境状况及环保手续的分析与评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服务领域

企业环境状况及环保手续的分析与评估

详细说明

什么是环境风险评估?

通常,是针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ERA),国外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国内萌动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环境科学者贺锡泉,最先在《中国环境科学》发表论文试议环境影响风险评价[1]  ,倡导环境风险评价,开国内环境科学及环评界先河。

总则

编辑

20041211日,国家正式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04)总则包括: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工作等级、程序、基本内容和范围

1)把握导则的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包括核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主要系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治理名录》中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信息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采掘业、建材等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2)熟悉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目的是分析和猜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难),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猜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3)了解环境风险评价的的工作基本的划分;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级。(见下表)

剧毒危险性物质

一般毒性危险物质

可燃、易燃危险物质

爆炸危险性物质

重大危险源
  

非重大危险源

环境敏感地区

4)了解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的确定;对危险化学品按其伤害阈和GBZ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及敏感区位置,确定影响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影响一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5公里;二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3公里范围。地面水和海洋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执行。
  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1风险识别2)源项分析(3)后果计算(4)风险计算和评价(5)风险管理。
  二级评价可选择风险识别、最大可信事故及源项、风险治理及减缓风险措施等项,进行评价。[2] 

风险识别的范围与内容

编辑

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
  风险识别的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物质风险识别范围: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风险识别内容
  (1)资料收集和预备(建设项目工程资料: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资料、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资料、安全治理体制及事故应急预案资料;环境资料:利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厂址周边环境和区域环境资料,重点收集人口分布资料;事故资料:国内外同行业事故统计分析及典型事故案例资料。);(2)物质危险性识别(对项目所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进行危险性识别和综合评价,筛选环境风险评价因子);(3)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特征,结合物质危险性识别,对项目功能系统划分功能单元,按附录A.1确定潜在的危险单元及重大危险源。)

风险管理

编辑

1.     风险防范措施

1)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厂址及四周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厂区四周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设置安全防护距离防火间距。厂区总平面布置符合防范事故要求,有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及避难所。(2)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措施对贮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危险源的贮存地点、设施和贮存量提出要求,与环境保护目标和生态敏感目标的距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3)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自动监测、报警、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系统;防火、防爆、防中毒等事故处理系统;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通道及避难所。(4)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有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和在线分析系统设计方案。(5)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爆炸危险区域、腐蚀区域划分及防爆、防腐方案。(6)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7)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

2.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项目含(1)应急计划区(2)应急组织结构、人员(3)预案分级响应条件(4)应急救援保证(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6)应急环境监测、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7)应急检测、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8)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9)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10)应急培训计划(11)公众教育和信息。

 

什么是环境风险管理?

环境风险管理是指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的结果,按照恰当的法规条例,选用有效的控制技术,进行削减风险的费用和效益分析;确定可接受风险度和可接受的损害水平;并进行政策分析及考虑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决定适当的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降低或消除事故风险度,保护人群健康与生态系统的安全。

环境风险管理是指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的结果,按照恰当的法规条例,选用有效的控制技术,进行削减风险的费用和效益分析;确定可接受风险度和可接受的损害水平;并进行政策分析及考虑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决定适当的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降低或消除事故风险度,保护人群健康与生态系统的安全。从根本上讲,环境风险的管理过程是决策者权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根据现有经济、社会、技术发展水平和环境状况做出的综合决策过程。

 

控制环境风险的方式?

 

主要有三种,即减轻环境风险、转移环境风险、避免环境风险。

减轻环境风险

在环境风险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技术改进,采用更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来消除或减少环境风险。这是最普遍采用的方式。应在环境容量许可的条件下,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转移环境风险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即如果建设项目所具有的环境风险不被社会所接受,则可以通过变更项目地点,或改变项目周围环境使它达到能够接受环境风险的程度,如移民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保险费率,对环境风险进行投保,让保险公司承担环境风险的经济损失。

避免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达到了不被社会接受的程度,且又没有比较好的减少环境风险的方法,可以放弃实施该项可能引起较大环境风险损失的项目。如淮河流域污染严重,小造纸厂是主要污染源,小造纸厂生产所产生的环境风险已经达到了社会不可接受的程度。因此,政府采用关闭小造纸厂的手段,来降低淮河水污染的环境风险。这是一种从根本上避免环境风险的措施。